臺式低速離心機作為實驗室常規分離設備,廣泛應用于生物樣本離心、臨床檢驗、食品檢測等領域,其核心功能是通過低速旋轉(通常轉速≤6000r/min)產生離心力,實現固液分離或不同密度物質分層。長期高頻使用易導致設備出現轉速偏差、異響、振動異常等故障,不僅影響分離效果,還可能引發安全風險。本文將從核心部件認知、常見故障檢修、日常維護策略及安全操作規范四個維度,提供系統化的設備管理方案,助力延長離心機使用壽命,保障實驗安全與數據準確性。
驅動系統:電機是核心動力源,長期運行易出現碳刷磨損(表現為啟動延遲、轉速波動)、軸承老化(伴隨異常摩擦噪音);傳動皮帶松弛會導致轉速下降(實際轉速與設定值偏差>5%)。
轉子系統:轉子裂紋(多因反復冷熱沖擊或超速使用)、吊籃卡扣損壞(導致樣品管晃動)、轉子與主軸連接松動(引發劇烈振動,振幅>0.5mm)是主要問題,其中轉子裂紋屬于高危故障,可能導致離心過程中轉子碎裂。
控制系統:控制面板按鍵失靈(多為觸點氧化)、轉速傳感器故障(表現為轉速顯示異常或無法達到設定轉速)、溫控模塊失效(溫度偏差>±2℃),會直接影響設備運行參數的準確性。
安全保護系統:門鎖密封圈老化(導致門蓋無法密封,設備報錯停機)、失衡保護開關故障(無法識別轉子失衡,可能引發設備劇烈振動)、過熱保護繼電器損壞(導致電機過熱燒毀),均會威脅設備安全運行。
電機碳刷檢查與更換:
斷電后拆開電機端蓋,取出碳刷(通常位于電機兩側,呈黑色長方體),測量碳刷長度(標準長度 8-10mm,磨損至 3mm 以下需更換)。
更換時選擇同型號碳刷(注意匹配電機功率,如 1.5kW 電機對應碳刷規格為 6×12×25mm),安裝后需手動轉動電機軸,確保碳刷與換向器接觸良好(接觸面積≥80%)。
軸承潤滑與更換:
若電機運行時出現 “嗡嗡" 摩擦聲,需拆卸電機軸承(型號多為 6203、6204 深溝球軸承),用汽油清洗軸承滾珠,擦干后涂抹高溫潤滑脂(如鋰基潤滑脂,填充量為軸承內部空間的 1/3-1/2)。
若軸承滾珠出現銹蝕、劃痕或間隙過大(徑向間隙>0.05mm),需立即更換新軸承,安裝時注意軸承型號與原型號一致,避免因尺寸偏差導致電機異響。
傳動皮帶檢修:
檢查皮帶表面是否有裂紋、老化(如皮帶變硬、失去彈性),測量皮帶張緊度(用手指按壓皮帶中部,下沉量應在 5-8mm 之間,超出則需調整電機位置或更換皮帶)。
更換皮帶時需選擇同規格三角帶(如 A 型、B 型,根據電機輪直徑匹配),安裝后確保皮帶與電機輪、轉子輪對齊,避免跑偏導致皮帶磨損加劇。
轉子外觀與結構檢查:
照射轉子表面,觀察是否有裂紋、凹陷(重點檢查轉子根部與吊籃連接部位),若發現裂紋,無論大小均需停止使用并更換轉子(禁止焊接修復,避免離心時斷裂)。
檢查吊籃卡扣是否完好,將樣品管放入吊籃后,晃動吊籃應無松動,若卡扣斷裂,需更換同型號吊籃(注意吊籃材質與轉子匹配,如不銹鋼轉子對應不銹鋼吊籃,塑料轉子對應塑料吊籃)。
轉子平衡與連接檢查:
安裝轉子前,清潔轉子主軸與電機軸連接部位,去除油污、雜質,涂抹少量防銹油(如 30# 機械油),確保轉子安裝牢固(用專用扳手擰緊轉子固定螺母,扭矩控制在 25-30N?m)。
進行空載平衡測試:設定轉速 3000r/min,運行 5 分鐘,觀察設備振動情況(可用振動檢測儀測量,振幅應≤0.2mm),若振動異常,需重新安裝轉子或檢查轉子是否變形。
控制面板與按鍵檢修:
用萬用表測量按鍵觸點電阻(正常電阻<10Ω,按下后電阻趨近于 0),若電阻過大,需拆開按鍵面板,用酒精棉擦拭觸點,去除氧化層;若按鍵損壞,需更換同型號輕觸開關(如 6×6×5mm 規格)。
檢查顯示屏是否有缺畫、閃爍現象,若存在問題,需檢查顯示屏與主板連接線是否松動,或更換顯示屏驅動板(注意匹配設備型號,如 TDL-5000 型離心機對應驅動板型號為 XY-2023-01)。
轉速傳感器與溫控模塊校準:
轉速校準:使用光電轉速計(精度 ±1r/min)對準轉子上的反光標記,設定轉速 3000r/min、5000r/min,分別測量實際轉速,若偏差>2%,需進入設備校準模式(通常通過長按 “校準" 鍵 5 秒進入),調整轉速參數至符合要求。
溫控校準:將標準溫度計(精度 ±0.1℃)放入轉子吊籃中,設定溫度 37℃、4℃,待溫度穩定后,對比設備顯示溫度與標準溫度計讀數,若偏差>±1℃,需調整溫控模塊的校準系數(通過設備主板上的電位器調節,順時針旋轉溫度升高,逆時針旋轉溫度降低)。
門鎖與失衡保護檢查:
關閉離心機門蓋,觀察控制面板 “門鎖" 指示燈是否亮起(正常應立即亮起),若不亮,需檢查門鎖開關是否接觸良好,或更換門鎖密封圈(老化密封圈會導致門蓋密封不嚴,觸發門鎖保護)。
失衡保護測試:在轉子對稱位置分別放置 1 支空樣品管和 1 支裝滿水的樣品管(質量差>5g),啟動設備至 1000r/min,設備應在 10 秒內停機并報錯(顯示 “失衡" 代碼),若未觸發保護,需檢查失衡保護傳感器(通常位于電機下方)是否偏移,或更換保護繼電器。
過熱保護測試:
斷開電機與電源的連接,用萬用表測量過熱保護繼電器的通斷狀態(正常應為通路),將繼電器放入 80℃烘箱中加熱 5 分鐘,繼電器應斷開(冷卻后恢復通路),若狀態不變,需更換過熱保護繼電器(型號根據電機功率選擇,如 1.5kW 電機對應 10A/80℃繼電器)。
清潔設備內外:用濕布擦拭離心機外殼(避免使用酒精、丙酮等腐蝕性溶劑,防止外殼褪色),取出轉子和吊籃,用清水沖洗(若有樣品殘留,可用中性洗滌劑浸泡 10 分鐘后清洗),晾干后重新安裝。
檢查耗材狀態:查看樣品管是否有裂紋(破損樣品管會導致液體泄漏,污染轉子),檢查吊籃底部是否有磨損(磨損嚴重會影響樣品管穩定性),及時更換損壞耗材。
潤滑關鍵部位:在轉子主軸與電機軸連接部位涂抹少量高溫潤滑脂(每兩周 1 次),在門鎖機械結構處滴 1-2 滴潤滑油(避免門鎖卡頓)。
清理散熱通道:用壓縮空氣(壓力 0.3MPa)吹掃設備背部的散熱孔(避免灰塵堵塞導致電機過熱),用毛刷清理控制面板與機身縫隙中的灰塵。
全面功能測試:
轉速測試:設定不同轉速(1000r/min、3000r/min、5000r/min),每個轉速運行 5 分鐘,記錄實際轉速與設定值的偏差(應≤2%)。
溫控測試:設定溫度 4℃、25℃、37℃,每個溫度穩定后保溫 10 分鐘,測量實際溫度與顯示溫度的偏差(應≤±1℃)。
安全保護測試:重復門鎖、失衡、過熱保護測試,確保所有保護功能正常觸發。
電氣線路檢查:打開設備底部蓋板,檢查電源線、電機線、傳感器連接線是否有破損、老化(如電線絕緣層開裂),緊固松動的接線端子(避免接觸不良導致設備故障)。
轉子與耗材存放:將轉子從設備中取出,用防銹紙包裹后放入干燥箱(濕度<60%)存放,樣品管、吊籃洗凈晾干后放入密封袋中,避免灰塵污染。
設備保養:清潔設備內外后,斷開電源,在設備外殼表面覆蓋防塵罩,定期(每兩周)通電 30 分鐘(防止電容老化、電機受潮)。
設備無法啟動:
排查步驟:①檢查電源線是否插緊(更換插座測試);②查看門鎖是否關閉到位(重新關閉門蓋);③檢查保險絲是否熔斷(位于設備底部電源接口處,熔斷后需更換同規格保險絲,如 2A/250V)。
轉速無法達到設定值:
排查步驟:①檢查傳動皮帶是否松弛(調整電機位置張緊皮帶);②測量電機電壓(正常應為 220V±10%,電壓過低需配備穩壓電源);③檢查轉速傳感器是否偏移(重新校準傳感器位置)。
離心過程中異響:
排查步驟:①檢查轉子是否安裝牢固(擰緊轉子固定螺母);②查看轉子是否有裂紋(有裂紋立即停機更換);③檢查電機軸承是否老化(更換軸承)。
樣品與轉子操作規范:
樣品管裝載:確保轉子對稱位置的樣品質量差≤2g(使用天平稱量,避免因失衡導致設備振動),樣品管液面高度不超過管身的 2/3(防止離心時液體溢出)。
轉子使用限制:禁止使用超過使用壽命的轉子(通常轉子使用壽命為 5 年,或累計使用 1000 次),禁止將塑料轉子用于高溫離心(塑料轉子耐高溫上限通常為 60℃,超過會導致轉子變形)。
運行過程安全要求:
啟動后觀察:設備啟動后 1 分鐘內,需留在設備旁觀察(若出現劇烈振動、異響,立即按下 “緊急停止" 按鈕)。
禁止違規操作:離心過程中禁止打開門蓋(強行開門會觸發安全鎖,導致設備停機,且可能造成樣品飛濺),禁止在設備運行時調整轉速或溫度(需停機后重新設定)。
微信公眾號
移動端瀏覽